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提出,我國將加強黃河流域水資源監管,把以水而定、量水而行的要求落實到黃河流域水資源監管過程中;要求健全水資源監測體系,以黃河干支流重要斷面、重點取退水口、地下水水位作為主要監測對象,分析監測需求,優化監測站網和設施布局,提升動態監測能力,盡快實現流域內重要斷面、規模以上地表取退水口和地下水取水全覆蓋。
建立地下水監測井網,充分利用現有的通訊網絡和硬件設施,形成一個集地下水信息采集、傳輸、接收與處理、趨勢預報和預警發布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,實現對監測區域內地下水水位、水質的有效監測。為各部門和社會提供及時、準確、全面的地下水動態信息,為優化配置、科學管理地下水資源提供信息服務,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基礎支撐。
實時掌握水位、水質等信息,為地下水保護工作提供及時全面的數據支持
內置各類成熟算法,地下水等值線(面)一鍵生成、考核結果自動展示
依據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,統一考慮數據標準,可與各業務平臺實現無縫對接
本項目上應用了提灌站控制系統,蓄水池控制系統,水位監測設備,高效節水灌溉信息化平臺。加快當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......
本項目上線的洪澇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臺整體運行良好。該平臺綜合運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互聯網、大數據分析等技術,集信息采集、傳輸、分析和預報預警等多功能于一體,為防汛......
本項目建設的山洪災害數據同步共享平臺實現了將分散建設于水文、氣象等多部門的應用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整合,實現了對數據的集中集約管理,從而提高了信息利用率,打破數據壁......